所在的位置: 孝经 >> 孝经评价 >> 孝经天子章第二

孝经天子章第二

白癜风植皮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20/6341415.html
一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①;敬亲者,不敢慢于人②。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③,刑于四海④。盖天子之孝也⑤。①恶:恶(wù),厌恶,憎恨。②慢:不敬,怠慢。③德教:道德修养的教育,即孝道的教育。加:施加。④刑于四海:作为天下的典型。刑,通“型”,典范,榜样。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四境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即天下。⑤盖:句首语气词。孔子说:天子能够亲爱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天子能以爱敬之心尽力侍奉父母,就会以至高无上的道德教化人民,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典范。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啊!尽管天子尊贵,但他也是父母所生,所以天子也应该有他的孝道。一国的元首尽孝道的话,就能够感化人群,可以起到上行下效的感化作用,故为五孝之冠。经句中还运用了一种推己及人的说法,其延伸的意境既有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有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语中的,阐述了孝要怎么去做。因孝规定新礼制的帝王提到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最狠毒的皇帝之一,虽然史学界普遍认为政治上的屠杀有其特殊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元璋老年心理上有了问题,从而造成他大规模地杀害有功之臣。不过要是都这样看待朱元璋,无疑是不全面的。虽然,朱元璋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动辄斩杀、廷杖大臣,但同时,他又是一个颇有孝心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自称为孝子皇帝的第一人。朱元璋在登基的第二年,就下诏书,规定皇帝只能够称为孝子。至于,皇太子要称为孝元孙皇帝或孝曾孙嗣皇帝。朱元璋每年都要参加主持太庙的祭祀活动,有一次朱元璋不能自持,在大臣面前流下了眼泪,参与祭祀活动的其他大臣因为受到感染,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朱元璋为了教育子孙,叫人绘制了《孝行图》,让子孙朝夕观览,牢记前辈的孝思孝行。朱元璋讲孝,竟至于把两千多年来的丧礼修改了,洪武七年(年),朱元璋的妃子成穆贵妃孙氏去世了,死时年仅32岁,无子。按照《礼仪》的规定,孝子的父亲若是还活着,只能为母亲服丧不能为庶母服丧。依照这个规定,穆贵妃就没有孝子为她服丧了。朱元璋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就叫来太子师傅宋濂在历史上去找依据。宋濂不愧知识渊博,他很快就在历史资料中找到了二十四个孝子自愿为庶母服丧的事迹,其中自愿服丧三年的有二十八人,愿意服丧一年的有十四人。朱元璋见历史上有先例可以遵循,就说既然历史上自愿服丧三年的比一年的多出一倍,那么这些孝子都是出自天性,为庶母守孝三年应该立为定制。于是,他当即叫朝臣们做《孝慈录》一书,做了一些新的规定,规定亲生父母都得服丧三年,嫡子、众子都得为庶母服丧一年。于是朱元璋就把周王朱肃过继为成穆贵妃孙氏的儿子,为她服丧三年,其他诸王,都得为成穆贵妃服丧一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