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孝孝于亲中孝孝于企大孝孝于国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http://www.daqinvip.com/m/

《孝经》里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后世称这三个层次为小孝、中孝,大孝。

“夫孝,始于事亲”,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孝要从事亲开始,即,侍奉双亲,“事”就是事奉,“亲”就是双亲,这里特指父母。

“中于事君”的“中”就是其次,其次是侍奉君王,忠于君王。我们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步入社会,走入职场去工作。工作对于手我们而言既是养家糊口又是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得出色,爱岗敬业就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终于立身”这个“终”是最后的意思,最后达到修身立世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孝的这三个层面,堪称是孝的三大维度,即:从侍奉父母开始,到侍奉君王,到修身立世,实现远大志向。

小孝孝于亲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孝首先倡导的就是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养亲”是孝的基础,既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侍奉父母双亲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学习敬人、爱人的过程,是养成恩义、情义、道义等优秀品德的道场,是保护好人性的必修课。

国家一级演员阎维文唱的一首人歌曲《母亲》,之所以脍炙人口,让人百听不厌、经久不衰,除了他富有磁性的美妙歌喉之外,还有歌中引发人性共鸣的美好歌词: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孝敬父母的言行永远是最美的。

鲁迅从小到大都拥有一颗孝心。早在少年时代,身为家中的长子,他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主动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事务。青年时代,鲁迅的母亲过六十大寿时,他提前给家里寄回60元钱为母亲过生日。母亲喜欢看戏,他就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生活并不宽裕的鲁迅省吃俭用,甚至向别人借钱,在北京西城八道湾专为母亲购置了一套住房。有时母亲身体不适,鲁迅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亲自陪着。他每月给母亲邮寄生活费。

除了物质生活照顾以外,鲁迅在精神生活上对母亲同样是关心备至。他根据母亲的喜好,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来满足老人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鲁迅不单在文学创作上独树一帜,在孝敬母亲的饮食起居、言行等小事方面,也能看出他对母亲的孝,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中孝孝于企

我国历来都有“忠臣求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小李和小王是大学同学,毕业以后一起分到了国企。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李变成了老李,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小王也成了老王,是基层部门的一个业务主管。李总是个孝子,家里的关系非常和睦,他礼贤下士,对待员工是发自内心的尊重。部门主管老王非常有才,只是脾气很暴,家庭情况不好,跟家人关系也很僵。他对领导往往恃才傲物,对下属常常盛气凌人,因此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也得不到员工真正的尊重。他自己常常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

公司从集团调过来一位董事长,年龄比老李和老王还小三岁。李总对这个董事长非常非常的恭敬。他说,因为他的职位比我高,他是公司的一把手,伦理次第的角度说,就应该尊敬他。而这个老王打心里瞧不起这个董事长,觉得他比自己年龄还小,我在这里是二十多年的元老了,你算什么,我业务比你强,方方面面我都比你熟。

有一天突然夜里降温了,第二天早上鹅毛大雪,这个老王在出门的时候,他七十多岁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追出了院子,对他说:孩子,天冷了,加厚点衣服吧,别冻感冒。这老王立马心里就很烦,对自己的母亲就像训自己的孩子一样,说:我都四十几岁的人了,什么不懂啊,还用你操心!看你整天叨叨叨叨的,烦死了,快点回屋里去吧。

这个情况同样发生在老李身上,当看到老妈妈那种关怀的样子,老李当时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下来。他一把扶住妈妈:妈妈,你老人家这么大年岁了,千万别冻感冒,快点回屋里吧。我都这么大了,还让你们操心。真是不应该啊。把妈妈扶到屋里坐下,转念一想,那位董事长是从南方来的,这天气突然变冷,估计他没带也没有时间去准备厚衣服吧。想到这里,立马给董事长打个董事长,天气突然变冷,你在家里等我,我开车接你一起上班,我给你送个棉袄过去。老李对领导的恭敬是发自内心的。

这天一个重要客户来访,想看看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能不能签这个大单。客户一进门,不管前台的接待,还是业务经理都是满脸欢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他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这个客户刚坐定,业务员就端来了一大碗热腾腾的姜茶。客户开玩笑地说,怎么还搞特殊待遇?业务员说,不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对我们员工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天早上一到,就安排食堂煮了一大锅姜茶。我们现在每个员工都有一碗,大家都很感动。这个客户喝了这碗姜茶,暖在胃里,热在心头。见到李总的时候,这一单生意很顺利地签下来了。

我们人生为什么那么多的困惑和障碍?为什么老是遇到小人?原因就是我们的生命树断根了,我们的孝心出了问题。不孝父母就会生出傲慢之心,傲慢成习性,既不尊重领导,也不和睦员工,事业怎么可能顺利呢?

所以我们常说,一孝百事顺,一顺事事顺,就是因为孝顺能养人的恭敬心、谦卑心,才让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显得有素质,才会有发展。一个恭敬、谦卑的人,上敬领导,下和员工的人,事业怎么可能不顺利呢?

大孝孝于国

“俗话说忠孝两难全,我觉得,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家人会谅解我,能够理解我为国家所做的工作。”说这段话的是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他叫黄旭华。

黄旭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从到年,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实际上是干什么的,也由于研制工作实在太紧张,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探望双亲。直到年,他的事迹逐渐“曝光”,亲友们才得知原委。

三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的一生何其漫长和宝贵,黄旭华却选择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交付给湛蓝的海洋。在他“隐身”的那段时间里,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造,并于年顺利下水,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也因此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他深知,忠于国家的机密,也是一种孝。所以,每次父母写信追问时,他始终闭口不答。在他看来,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做贡献,让国家早日富强起来,不能止步于口号,而是要付诸到具体行动中。那时候,他每天忙于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经常是通宵工作,外界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即使是在20世纪70年代父亲因病去世,他也没有回家奔丧。

他说:“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我们此生无悔!”当有人问起他对“忠孝难双全”的理解时,黄老噙着泪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他的这段话,令无数人为之动容,他的一生满是传奇,当时就听哭了不少人。并且很快在网络刷屏,引来很多网友泪奔,许多网友说,黄老的这段演讲,无论什么时候听,总忍不住听一遍哭一遍。著名央视主持撒贝宁说,这是他听过最震撼、最让人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的演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