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下跪,海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

北京皮肤科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xwdt/

明代最有名的清官是谁呢?当然是海瑞。

海瑞,一个生前和死后都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极端廉洁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但也被人认为是极端乖僻不合时宜。他几次为官几次罢官,他在老百姓眼里是清官,他在同僚的眼里是怪人,那么还原历史真相,海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初入仕途,拒不下跪

海瑞在被大家认为是“海青天”之前,他还有一个外号,叫什么呢?叫“海笔架”,或者又叫“山笔架”。那么这个“海笔架”、“海刚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都要从海瑞中举说起。

海瑞中举虽然比不上范进中举,但也差不多。海瑞考了个乡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也就是考举人,费了老鼻子劲了,一直考到38岁,“吭哧吭哧”考了一个举人下来。考完乡试是会试(硕士),会试考完是殿试(博士)。

自古华山一条道,只从科举博功名。

海瑞超越了那个时代,对科举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他觉得:考来考去有什么意思?不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吗,我当个什么官,我不能为天下人服务,就算给我一个芝麻官我也能当好人民的公仆,这考试忒费劲了,我不考了。

因为他只是举人,所以吏部就给了他个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县学教谕,相当于县里的公办学校的校长兼教授,而且只是从八品的芝麻官。他一看这是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伟大的职业,海校长一来,就发现这里的教育情况非常不理想,开始大力地实施教育改革。

首先规定除非有极为特殊的情况,否则不许走读,都得住校,有利于统一管理,跟踪培养,系统性地培养,学生是这样要求,老师也是这样,所有老师都要尽职尽责。首先是师道尊严,做好自己的本分。海瑞不许任何老师做什么兼职、家教挣外快。

延平府的知府也就相当于市长大人,听说这有个县学不错,有一天,带着副市长啊,这个什么教育局局长啊来了。按照明朝的礼仪,那时候的官场要行跪拜之礼,官场的规矩约定俗成,所以市长大人一来,这个县学的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扑通一下跪下来了,迎接市长大人。

但是海瑞跟前这两个这个训导就相当于副校长,左右哼哈二将,跟着所有的学生挂一下跪下去了,唯独海瑞站着,同学们一看,哎呀这位海校长真是牛人啊,市长这个带队的一把手没说什么别人也不好说。

但是有些特别喜欢把自己当领导的人就特别喜欢摆架子,有一位延平府的同志,也就相当于副市长的,,吊着嗓子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哪来的一个山笔架,结果他一说全场哄堂大笑,因为这个海瑞他两边跪着两个副校长吗,这个形状像什么像古人搁毛笔用的那个笔架,特别形象。

大明律法规定,学校里头万世师表孔子最大。海瑞要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所以自然不跪,因为海笔架这个外号那是副市长大人取,所以县里头一下子就传开了,大家在背后甚至当面都叫他,那海瑞也听了就很恼火,啊再加上他性格比较刚直,写了一份辞职报告,他说“本职初官,遽不得上人意,这等世界,究竟做成甚事业母老在堂归期指日”。

意思是说,我刚进入官场,怀着一腔热血来做人民的公仆,就因为不跪,副市长大人就给我起了个外号,你说的什么世界就是什么世道,怎么能这样呢算了,在官不做了我们家还有80岁老母在堂,我回家侍奉老母去了。

这体现了他两个非常典型的独特之处,一是他很特立独行,不肯随大流。第二个独特之处就是这个人很认真,甚至很较真儿,就因为领导给他取了个外号,居然就要辞职不干他怀着理想和抱负进入了仕途,什么事还没做呢,因为一个外号断送自己的前程断送自己的理想,要不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在取外号和理想之间,一般人我想做个取舍肯定不会像海瑞这么冲动,况且人家给你取这个外号除了形象之外他也不至于到那个侮辱性词汇。海瑞为什么,有这么极端的个性呢,说起来,这都跟海瑞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有关。

弗洛伊德:一个人的童年往往会决定他的一生

海瑞啊,是一个孤儿,四岁的时候,就是她的母亲谢氏,艰苦度日把他拉扯大。

我就发现这个中国历史上有一种非常典型的教育现象,就是孤儿寡母的教育现象,你看有很多伟人,杰出的人才,都是在这个孤儿寡母的成长环境里头成长。

孔子,两岁爹就死了,他妈带他回到外婆家,外婆的澎湖湾,当时是外婆的曲阜,我从小就在那儿长大很熟悉这个历史情况,好不容易把他培养出一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圣人。

孟子,我们都听说过孟母教子没听说过孟父教子吧,孟母三迁、孟母断子这都是孟母教子。

大禹治水的大禹,十岁他爹就被杀了,那是他母亲一手拉起来了,也成为一个不俗的人才。

魏晋时候陶渊明,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祖宗,十四岁丧父,母亲拉扯大。

禅宗六祖慧能就是那个: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六祖慧能,三岁到就死了父亲,而且举目无亲,母亲艰苦度日把他拉扯大。

岳飞,大家都知道,大英雄大豪杰,最有名的就是它背上的那个标志精忠报国,岳母刺字。

欧阳修,宋代文坛盟主宿舍苏东坡的老师,早年丧父,是他母亲,拿那个芦荻在那个摊上一笔一划的,那一点文化基础全是他妈的教的儿歌。

辛弃疾,大英雄,早年丧父,而且很艰难的是当时还住在敌占区金兵占领的地方济南呢,母亲把他拉扯大。

宋代,儒学的里程碑的人物,一代大师朱熹十四岁丧父,寄人篱下,母亲寄人篱下带着他,发愤苦读。

这么多孤儿寡母的现象我们就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母亲能培养出这些杰出的人才呢?

谢氏是怎么培养出,海瑞这样的人才来呢?

后来海瑞,38岁中举的时候曾经回忆自己的一生,发了一大段话:瑞甫四岁丧父,时母谢氏年二十八……母幼粗识书史语,瑞少学,口授《孝经》、《书》、《庸》等篇,先后苦针裁,营衣食,节费资,督瑞学,尽母氏谆谆开我力也。

这段话比较长,但是意思非常丰富,而且现在说我四岁爹就死了,我母亲28岁,辛辛苦苦地拉扯,然后就是这个漫长的海母教子的历程了。首先,海母认得一些字,读过一些书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督促着海瑞。所以,这个我们现在还提倡,读经运动,其实对这个儿童啊,进行一些读经教育是非常好的。

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坚定思想,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应是送海瑞去上学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学校,那就是有严明之师的好学校,像孟母这些都有择校情节。

海母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

不仅严于律己,而且更加严于律人对于小海瑞,以圣人为标准为楷模,而且海瑞的母亲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海瑞严格的教育。

有一天,海瑞放学的路上听小伙伴讲了个笑话,大概这个笑话太有意思了太好玩了,回来就学给他妈听,一边讲一边笑,海瑞笑着笑着,笑渐不闻声渐悄了又笑不出来,为什么呢,他看了他妈一点都没笑,声色俱厉的对孩子说:你看看你这个像什么样子,嬉皮笑脸的,圣人有这么戏谑的吗,你笑的时候东倒西歪了,那还像个读书人那样子吗,你要从小就这样,你说你将来怎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母亲我对你的希望,妈妈我含辛茹苦啊,一把屎一把尿一把泪的把你拉扯大,你太让妈妈失望了,结果你看海瑞本来想让他妈的笑,差点儿让他妈哭,最后他妈的这个声泪俱下的几乎。

这件事对海外的影响太大,幼小的心灵也受到巨大的撞击。记载说:谢氏志教育,有戏谑,必言辞正色海之。

畸形母爱

海瑞后来娶妻生子了她必须和儿子住一个屋,所以海瑞的家庭生活,这个向来被人所诟病,这也是一个历史事实。总是不停地娶妻又休妻,这也导致了,海瑞的这个性格上的两个典型的特点一个就是忠,一个就是直,这个忠,不光只是忠君的思想,而且是特别忠于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抱负,所以还是人生理想是什么做个清官,所以一般人都不理解在后来的人生中不论遇到什么事这个原则他从来不放弃。

接受外号

没过多久,他又重演了,这次不是延平府的领导,是一个钦差大臣,到福建来视察。巧的是他就要去南平县呢,陪同人员非常紧张,道理很简单。那有个海笔架嘛,这家伙可是个牛人不要到时候又来这么一出,大家可吃不了兜着走。所有师生呼啦一下都跪下来了,还是那句老话,一点都不害怕,朗声说道: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意思是:若我要在官塘见到自然,这个应该跪,可你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这个地方我跪天跪地跪万世师表孔圣人,别的咱不跪。这一下子让这个学院官员相当的恼火,说得有道理吧,陪同检查的人也不好说什么,带着工作组掉头就走。打这事儿之后,海瑞不仅不恼火了,他自己还叫,你去看看论文集,最后的名字就叫“海某刚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