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孝经 >> 孝经知识 >> 红楼梦导读92

红楼梦导读92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第九十二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情节梳理:宝玉从潇湘馆回来——袭人盘问——贾母组织“消寒会”——宝玉请假参加——见巧姐儿——给巧姐儿讲书——众姐妹来——薛姨妈带宝琴来

司棋表兄弟回来——司棋母不同意婚事——司棋自杀——表兄弟也自杀——司棋母将被官府治罪——来求凤姐

贾政和清客下棋——冯紫英来——卖洋货——贾政让拿给贾母看——贾母不买——贾赦来——一块吃饭——谈贾雨村——谈甄家——冯紫英告辞

你看袭人,不仅要把宝玉叫回来,还要问问宝玉在潇湘馆和黛玉聊什么。

这里借袭人之口,提到贾兰学习很用功,再次为贾兰将来考功名做铺垫。小说就是这样,每件事发生之前,往往要铺垫好多次,让一切都顺理成章。

这一回又有一处饱受诟病的情节——宝玉给巧姐儿讲《女孝经》和《列女传》。

我们知道,贾宝玉是《红楼梦》里最具叛逆精神的人物。他喜欢老庄的“无为”,讨厌功名;他喜欢自由平等,反对受限制;他甚至反对“文死谏”“武死战”的贤臣勇将。这样的贾宝玉居然给巧姐儿大讲“孝女节妇”。从贾宝玉如数家珍般的讲解来看,好像他不仅读过这些书,而且还烂熟于心。这确实有点令人费解。

贾宝玉不好读书是出了名的,他会喜欢读这些书吗?如果宝玉喜欢这样的书,喜欢书里的人,那么身边的薛宝钗不就是这样的典型吗?他不是更应该喜欢薛宝钗吗?

再说说柳五儿,前面已经谈过,这里主要说说情节的合理性。

巧姐儿给宝玉提到了柳五儿,宝玉就发起呆来,还回忆了之前去看望晴雯的情景。“人文版”和“广师版”在这里写的都一样,回忆说宝玉在看望晴雯的时候,看到了厨房柳嫂带着女儿柳五儿来了。她们受袭人之托给晴雯送东西。宝玉见到了柳五儿,印象很深。

但两个版本的第七十七回却不一样。“广师版”在那里有宝玉见到柳五儿和柳嫂的情节,这个情节,除了有前后照应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贾宝玉脱身。此时的贾宝玉正被晴雯表嫂子多姑娘纠缠,见有人来,多姑娘才不得不放了贾宝玉。而“人文版”的《红楼梦》,因为刚刚有王夫人说“柳五儿死了”的话,也就没有这个情节。

那么,“人文版”怎么写宝玉摆脱晴雯表嫂子的纠缠呢?设计的是晴雯的表嫂子看逼宝玉不成,自己突然转变了,说刚才在窗外听到了你们俩的谈话,原来你们都是清白的人,被你们的行为感动了,放心吧,以后你想要看望晴雯,只管来!

这样的设计实在不算高明。晴雯表嫂子风流成性,却在倾慕已久的、风流倜傥的贾宝玉面前,一下子转变了,实在难以理解。

“广师版”前面没有写王夫人的话,而让柳五儿出现在晴雯表嫂子家里,既解了贾宝玉的围,还和后四十回相吻合,也没有让晴雯表嫂子突然变好,晴雯很快死去也就顺理成章。感觉这样的情节安排要好得多。

当然,“人文版”安排让王夫人说柳五儿死了,在当时对造成群芳凋谢的效果更有利。

这一次聚会,薛宝钗和邢岫烟都没有来,几个人又是不解,特别是贾宝玉。但聪明的林黛玉已经怀疑真正的原因了。

借聚会的时候凤姐来晚,很巧妙地引出了司棋的故事。司棋,又一个令人惊叹惋惜的女子。她很有个性,第一次正式出场,就是带人砸厨房。她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即使被发现赃物,也面无愧色。

司棋和表兄弟是《红楼梦》里第三对殉情的青年男女。第一对是王熙凤得了三千两银子拆散的那一对,就是金哥和李公子,一个自缢,一个投河;第二对是尤三姐和柳湘莲,一个自杀,一个遁入空门。曹雪芹公,真是在给女子立传,因为在他的笔下,有太多可歌可泣的女子。

另外,我们注意,司棋死后,这种悲惨的命运便从丫鬟身上,开始弥漫到了姑娘们身上。

小说多次写到贾政的清客,出现最多的应该就是这个詹光(沾光)了。以往只是提名而已,这里却有一段较为详细的描写。从这段描写中,我们能看出,詹光是一位特别精通拍马屁之道的人。

与上司下棋,你常赢肯定不好,上司就不和你下了,也不喜欢你了;你常输也不好,上司就会感觉下着没意思。你看人家詹光,输了就耍赖,耍赖还输,但不服输,吵吵闹闹。一个嗔怒,一个装作冥顽不化,让上司有一种宽厚地让着下属的舒服感。詹光这样的表现,才是给领导当玩伴的最佳姿态。难怪詹光是贾政身边最常见的清客。当然,也衬托了贾政,怪不得叫贾政,原来就是“假正经”。

冯紫英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官场的另一种现象。在官场的夹缝中,游走着一种人,既结交各种人,又做生意,还传递各种官场消息。也就是所谓的“消息灵通人士”。他们趋炎附势,左右逢源。知道官场需要什么,帮着官员行贿受贿,自己也从中得利。

在商量买不买冯紫英的洋货的时候,王熙凤建议:与其买洋货,不如有钱买些“不动摇的根基”,比如“祭地”“义庄”。就是买些土地,收的租税专门用来族中祭祀或救济贫困。

这里,一方面形成了对比,那些堂堂须眉,只顾着眼前的玩乐,还不如一个女子想的长远。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照应,王熙凤这个建议,是第十三回中,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的建议。后面王熙凤在大观园里遇到秦可卿的魂魄,又提起了这个建议。可惜,贾家的当家人中,没人把它当回事。

这里,借贾政之口,较详细地介绍了贾雨村投机钻营、官场起伏的经历。也提到了江南甄家被抄家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