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区)
西安碑林博物馆,以收藏碑石等珍贵文物为馆藏特色,收藏有自汉代至近代的碑石、墓志等四千余方,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收藏有包括篆、隶、楷、行、草等中国书法史上历代书体的众多名碑,还珍藏了唐、宋、元、明、清等各代书法大师的无数佳作,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与圣地。
除了收藏有各代书圣(颜真卿、柳公权等)的绝代佳作外,碑林博物馆还收藏有珍贵的帝王书迹。今天,咱们就将走进碑林博物馆去欣赏几位帝王的翰墨风韵。
(本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作品)
碑林博物馆收藏有极为珍贵的帝王书丹,如传世书迹极少的唐睿宗李旦的《景云钟铭文》、唐玄宗李隆基的《石台孝经碑》(图中黄箭头示)以及宋徽宗赵佶的《大观圣作碑》等,它们从另一个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昔日帝王的历史印记。
(书丹:碑刻术语。古时刻碑,需要先用朱笔在所刻的石碑上写下要刻的文字,称为“书丹”。之后刻碑虽并非朱笔书写,但“书丹”一词被延续下来,现泛指书写碑志。)
(《景云钟》,唐代)
景云钟,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由皇帝亲自撰文并书写铭文的青铜大钟。其钟身铸有字铭文,由唐睿宗李旦撰文并书写。
(本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作品)
(景云钟铭文)
景云钟铭文:“原夫一气凝真,含紫虚而构极,三清韬秘,控碧落而崇因,大道无为……”。铭文宣扬了道教思想、阐述了景云钟的由来以及对它玄妙音色的赞美。因唐睿宗李旦传世的书迹极少,故这一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及艺术价值。
(《石台孝经碑》,唐代)
《石台孝经碑》被誉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迎客第一碑”,它矗立在该馆标志性建筑“碑林”亭内,是碑林馆众多石碑中体积最大、形制最独特且最早移入该馆的石碑。其碑文内容为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治国之本与约束民众准则的《孝经》。
(《石台孝经》碑,局部)
《石台孝经》由唐玄宗李隆基书写并释解,全文以隶书写就,整体结构庄严端正,气象恢宏。
(《大观圣作碑》局部,北宋)
《大观圣作碑》刻于北宋大观二年,由宋徽宗赵佶撰文并书写。碑文记述了当时的科举新法,对研究宋代教育和科举制度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纵观此碑,似乎历代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