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或者是雇保姆,就是尽孝吗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54.html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伟大,你都来自于父母,父母都来自于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枝再多叶再繁茂,伸向大地的根却只有一处,那就是我们的来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清明祭祖表达我们对先祖怀念感恩和孝亲的方式。说到孝亲,几天前看到一则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女人因为家里有事,就用绳子缠绕在老人的脖子上,然后系在树上。面对周围众人的质疑和责问,女人说自己是保姆,只因为家里有事,带着老人不方便,于是想到这个方法,其实老人的脖子上已经被勒出红色的印痕。如果老人的子女看到一定很心疼吧。

由于现代子女工作繁忙,或者是久居外地,上有老下有小,无法照顾到老人,于是很多子女选择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是雇佣一个保姆来照顾,而且现在也有很多居家养老的老人。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选择原因,但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不排斥我们竭尽全力的尽到自己的孝心。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我们都说根深才会叶茂,父母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是叶。母亲十月怀胎,吃不好睡不好,待到生产后,还要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拉扯大。从教我们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写字上学到结婚生子。这一路下来都少不了父母的默默付出,即使他们累弯了腰,染白了发,从来不喊一声苦,从来都不图回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就会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有时想想父母对我们任劳任怨付出那么多年,而我们连几个月几年都熬不住。

什么是孝呢?《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的“孝”说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然后接受父母的养育长大成人。而长大成人后,就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什么孝?“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说连父母都不知道孝养不能尽到孝养的义务,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怎样尽孝?《孝经》里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以及庶人等,都给出了行孝的方法。因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无论是在养老院,还是雇保姆,论心不论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只能算是一种义务,还不能完全算是孝。

我们要:1.顺父母的心。人老了的时候,心有余力不足的事情就多了,能够让父母安乐,顺老人的心就好,尽量不让老人牵挂,让老人安心。尽量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做出有损德行的事情,否则不仅会让父母担心,而且还让他们羞愧难当,这是大不孝。《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德有伤贻亲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孝身。就是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要进行留意。比如说,四季更换的衣服要为父母准备好。老人想吃什么就马上给老人准备,还应确保食物健康又营养。没吃过的水果,尽量让老人尝尝鲜。住的地方呢,最好选择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房子,这样可以方便照顾老人。如果跟老人同住,尽量把大一点的舒服一点的房间让给老人住。如果老人想要去哪里活动或者是旅游,就要尽全力的去满足他们。

3.孝色。孔子曾经说孝敬父母,“色难”最难,也就是不给父母好脸色看。难就难在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就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孝色就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就和颜悦色,让父母感到快乐和幸福。无论父母是被送到养老院还是雇保姆照顾,我们都应经常去看望聊天或者是打电话联系,除了掌握老人的状态之外,还可以让老人的心不再孤独。

《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的最初就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最终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这才是圆满的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