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吗

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

孝顺父母天经地义,这是亘古不变做人的基本道理。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必将为天地所不容。其余做得再好些,都不算个人也。

那么,什么是“孝”呢?我们应该如何“孝”呢?

我们看“孝”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孩子”的“子”。不难看出,“孝”的本义重在一代代传承。而这传承不仅包括血脉的延续,最根本的是家风家德,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孝经》中“开宗明义”教导我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启示我们,“孝”包含几个层次:

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不能让它有半点毁伤,这是孝的开始。

其次,不能仅仅满足于有地方住,有饭吃,还要立身行道,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光宗耀祖的人,这才是孝的终极归宿。

由此可见,一个真正的孝子,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在外能够忠于领导。“孝顺”是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人格品行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孝”的理解十分浅薄,很多人认为的孝:

一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好的物质条件,诸如好吃好穿,好的住房条件,让父母出外旅游见见世面;

二是在精神上:让父母开心,生病时给予关心照顾,平时多陪父母吃餐饭,聊聊天;

三是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的功名富贵,出人头地,让父母有面子,有光彩;

这些都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孝”只是小孝,不足以支撑家族兴旺、事业发达,把家风家德、精神和文化世代传承下去。

很多人还有各种不孝父母的理由,诸如:

父母离异不管我,外出打工不管我,父母经常吵架忽略我,工作太忙不管我;

父母打我、骂我,太唠叨,管得太多;

父母打牌、赌博、酗酒,父母贫穷、卑贱、疾病、衰老;

父母偏心,重男轻女,财产分配不公平;

父母不求上进、脾气固执,心量格局太小,很难沟通;

不是亲生父母,自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与父母亲没有感情;

自己经济不富裕,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兄妹不管我管,很吃亏等等;

这些都是愚昧无智,十分不明理的表现。不要忘了父母是树根,我们都是树上的枝干、树叶和花果。根深才能叶茂,不孝顺父母,等于折断枝干,摘下枝叶,让枝叶在风雨中飘摇,终将枯落凋零。不要忘了孝顺父母是自己的需要,真诚心、感恩心是一个人最核心、最可贵的品德,是我们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对父母都不真诚、不感恩的人,谁能相信他?谁敢重用他?又如何能让家族兴旺,事业发达呢?

常说“父母是活佛”,父母确实具有为了子女牺牲自己,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虔诚祝福的“佛心”。这种爱的力量无比伟大,无时不在,是每个人一生最大的保护伞。一个人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真诚祝福,是多么的可悲而又可怜。上天给了每个人“四尊活佛”的护佑,对活佛不孝顺,不恭敬,只能成为“凡夫”,庸庸碌碌活一辈子,做得个人中的“衣冠禽兽”而已。不知生所从来,死所去向,白来人间一趟。

谁都希望功成名就,平安幸福,但不明白“厚德载物”这个理,一切便是妄想。不实践“厚德载物”这个理,一切都是海市蜃楼,空花假景。

孝顺父母是天地间最高最厚的德,所谓“尧舜之道,孝弟而己。”孝顺父母是每个人真实切己的需要,孝顺父母是无条件的,天经地义的,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唯有活出自己,建设好家庭,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利益天下,德行之树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千年不朽,世代传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