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孝经 >> 孝经简介 >> 国学孝经开宗明义

国学孝经开宗明义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译文):孔子在家中闲坐,曾参在一旁陪坐。孔子说:“先代的圣帝贤王,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品行和至为重要的道德,用它可以使得天下人心归顺,百姓和睦融治。下下没有怨恨和不满。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曾子连忙起身离开席位,恭敬地回答说:“我生性愚钝,哪里能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衍生而来的。你还是回到原位去,我讲给你听。一个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所以要特别地加以爱护,不敢损坏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一个人为人处世都要讲究德行,要建功立业,遵循天道,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这是孝的最终目的。所谓孝,就是从侍奉父母做起,长大后就要效忠君王报效国家,最终则要建树功绩,成名立业,这才是孝的圆满的结果。《大雅》里说:‘怎么能不想念你的先祖呢?要努力修行你的品行,发扬光大你先祖的美德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