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①于其父母昆②弟之言。”①间:非难、批评、挑剔。②昆:哥哥,兄长。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他的维护父母兄弟团圆的话简直是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了。”一言足以昭示学问境界,君子之言,可不慎乎?岂止是“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闵子骞,就是闵损,在孔门弟子中,他以德行成就著称。闵子的德业修持就是以孝行开始的,孝行是闵子的基本功夫。孔门学问重视孝行,始于孝亲,终于孝天下。孝的实质是秩序,致大孝于天下,就是使整个世界都和谐有序,这是人文社会的理想。致大孝于天下,需要有真感情,彻底的人文精神,才能够做到,这种感情的培养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的,然后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最终达到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宇宙为一身,这样的情怀,以整体观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孔门有《孝经》专讲孝行。有说孔子言在《论语》,行在《孝经》,这是孔门学问的核心所在,闵子骞的学问就是建立在孝行实践基础上的。据《韩诗外传》等记载,闵子骞在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父亲为他续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待小闵子骞不好,冬天的时候,给子骞穿用芦花絮做的冬袄,看起来像很厚的样子,可是保暖性能却太差了。一个天寒地冻的早晨,父亲外出,子骞为父亲驾车,由于手被冻僵了,拿不住缰绳,父亲发现了,握他的手帮他取暖时,发现他的衣服特别的单薄,芦花絮做的冬衣,根本就不能够御寒,于是父亲就不走了,转车回家,把子骞的后母和她的两个儿子叫过来,一摸,看到他们穿的都是很厚实保暖的冬袄,马上怒火中烧,就对他的继母说:“当初之所以要娶你,就是希望你能照顾好这个孩子,没想到你欺骗我,这样偏心虐待他,现在,我把你休了,你走吧!不要对我哀求!”子骞看到这场景,马上跪倒在父亲面前,劝阻说:“有母亲在,只有一个儿子的衣服单薄;如果母亲走了,三个儿子都要受冻,不要这样吧!”父亲受到震动,打消了休妻的念头。母亲也被子骞的孝行深深地感染,以后变成了一个慈母,对待子骞就像亲生的儿子一样了。“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这就是子骞从整体观的高度概括当时父母昆弟真实处境的话。“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两句话,就改变了一个问题家庭。人们对这样一句出自于一个孩子口中的话,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孔子杏坛讲学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