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各种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正如儒家经典《孝经》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是一切品德的根本,教育也应该从“教孝”开始。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连孝敬父母都无法做到,那他又怎么能为他人献爱心,又如何爱国,为祖国做贡献呢?儒家经典《论语·学而篇》说:“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是说侍奉父母要尽心竭力。孝敬不是口上随便说说就完了,而是要用心去做,切实地反映在行动之中。父母要通过指导与培养,让孩子懂得孝敬,学会孝敬。这样,孩子才会为自己的未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做人的根基。那么,父母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孝敬呢?建议一:建立“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宠爱,但这很有可能会让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那样根本就谈不上孝敬父母了。因此,父母需要在家中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长幼有序,则要求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在家中的长幼次序,明白长辈与小辈间的关系,不能任由孩子随便颠倒主次,没大没小。父母只有在家中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才能让孩子明白孝敬长辈的意义。父母在家中起到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孩子要在父母的帮助、指导和教育下进步与成长。这种帮助、指导和教育,首先就是让孩子明白“长幼有序”。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要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一切。其实,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遇到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建议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今天的孩子大都生长在温室中,父母为他准备好了一切,他从小就衣食无忧,只知道需要什么东西时跟父母说,父母一定会给买来,但他却对父母持家的辛苦完全不了解,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不知道父母为了他和家庭的生活付出了多少辛劳。而大部分父母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养家糊口是父母该考虑的事情,与孩子完全没有关系,这样的父母自然也不会让孩子知道家里的基本情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理解为,持家是父母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他依赖是应该的。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辛苦,自然也想不到要体谅父母。因此,父母要适当地让孩子简单了解家里的基本情况,让他明白父母持家的不易。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让他亲身体验辛苦,以此让孩子学会珍惜生活,学会理解父母心疼父母,让孩子从心底感激和敬重父母。建议三: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少孩子在家里只动口而不动手,比如让父母给倒水,让父母帮忙做作业,早上让父母给穿衣服、叠被子,书包也要父母给整理。当一个孩子本已具备自主完成一些事情的能力的时候,父母却还要替他完成,这就是“宠爱”,那么孩子不珍惜父母对他的爱便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他只是会认为,这是父母自愿做的,他又可以省事,那就无所谓。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的宠爱下错过行孝的机会,孝心又从何而来?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尽快独立,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干,能自己做的事情绝对不去麻烦别人。同时,父母还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能帮助父母做的事情尽量干。让孩子学会独立,体味生活的不易,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建议四: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孝敬品德孩子对父母的孝敬不一定表现在很大的方面,比如,孩子答应将来给父母买好房,让父母开好车,吃山珍海味,等等。其实,现在听从父母的教导,参与家务劳动,等等,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从小事入手,逐渐培养孩子孝敬的习惯:父母下班回家,可以要求孩子给予问候;吃饭的时候,要孩子帮父母盛饭;父母感觉劳累的时候,让孩子表现出关心;父母生病的时候,孩子应主动看护照顾,等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让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的观念,指导和鼓励孩子逐渐养成孝敬的习惯。建议五:让孩子体味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孩子对父母的孝敬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当成一种强迫性的任务去完成。父母要明白,只有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孝敬的孩子,威逼利诱或者干脆棍棒拳脚是出不来有孝敬之心的孩子的。因此,在孩子表现出孝顺的时候,父母要适时地给予鼓励或表扬,要表现出欣慰和满足,让孩子知道,孝敬这一举动是让人感到快乐与幸福的行为,是值得去做的正确行为,让孩子愉悦自觉地将孝敬逐渐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议六: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俗话说:“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做出孝敬父母的好榜样,父母的这种态度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因此,父母要首先从自身做起,让孩子有学习的榜样。父母要尽量帮着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奉茶端水,这些行为举动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势必也会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品德。金玉良言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一个人只有讲究德行才能受人尊敬,而要修身立德,首先就要行孝。父母要教会孩子感知父母的恩德,学会孝敬,他才会时刻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与做事。因此,孝敬心又是打开孩子心灵智慧的金钥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