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当今世人,大部分人都把孝字理解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47819.html

孝顺在当下

“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王阳明

王阳明在给弟子邹守益的信中说:“近来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他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对于母亲早逝,他没能奉养;祖母临终,未及一见,王阳明深感伤痛并一直自责于心。在其父去世之后,王阳明也因病卧床多日。

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远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孝也要知行合一,“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他强调孝要及时行动,将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

孝,经不起等待。生时如果不养父母,死后万事皆空。《孔子·集语》中“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人生在世,必然会经历种种痛苦的情感折磨,也在痛苦中锻炼得愈发坚强,面临悲痛愈发能强忍声色,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却让人们倍觉“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

很多人总说,等到有钱和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你可以等待,但父母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多让你陪陪。否则当你挚爱的亲人离你而去,你在脑海中回想他们以往对你如何嘘寒问暖、呵护备至,你却只顾着打拼自我天地,忽略了关爱他们,让他们在守望你的寂寞中落寞而去。你的悔、你的痛,成为你一生最深刻的烙印,任岁月无情也抹杀不去。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不易,付出的辛苦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难以理解的。古时候父母亡故,做子女的要服丧三年,这是对自己刚出生时父母耐心守候的报答。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汶上人,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他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闵子骞渐渐冷淡了。

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以芦花为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一天,父亲回来,叫闵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闵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闵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的孝心感动了后母,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闵子骞不仅孝,而且宽容友爱,正是这些品德,使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重归于好,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后母,使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生活没有遗憾,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现代,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导致家庭观念逐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大缺陷。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

面对过去,新一代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比如平常多关怀、孝敬父母,也就不会再如皋鱼一般暗自哭泣“子欲养而亲不待”。

行孝当及时

孝无贵贱之分,行孝重在及时。那么何为尽孝,我们又该如何及时尽孝呢?

及时行孝,就是要勉励自己勤奋和上进。只要我们健康、平安、努力、进步,父母就会感到无限的宽慰。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那他们就更加知足了。

及时行孝,就是要给予父母原谅和理解。父母也是平凡的人,是有不足的人,就算他们真的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还是要做到理解和宽容。

及时行孝,就是要重视生活的每时和每处。一声问候,一次闲聊,一顿晚餐,一次出游……只要我们有心,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时每处,都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王阳明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涵。一个人不论他出身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人类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倘若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谈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呢?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而王阳明也是一个认为百善孝为先的至孝之人。

王阳明三十二岁的时候,因病移居西湖,往来于南屏、虎跑寺庙,见一僧人封闭于龛内打坐、诵经、念佛有三年之久,也不说话,像呆了一样。一日,王阳明就朝僧人大喊起来,僧人大吃一惊,和王阳明攀谈起来。王阳明问了他家庭的一些情况,僧人说家里还有老母亲。王阳明又询问其是否不起俗念。僧人答曰没法不念。王阳明听了,就给僧人讲爱父母和人本性的道理,僧人感动落泪,并离开寺庙回去奉养老母亲。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然而,很多人通常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直到自己也有了子女,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却发现自己想要反哺回报已来不及了。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私下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心,首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的情感。对于具体的表现,反而没有太过严苛的标准或者是要求。

对于生活富裕、收入丰厚的子女来说,可以为年迈的父母提供优渥的生活和丰富的物质,同时也可以顺从父母的意愿,以父母的好恶作为安排父母生活的具体标准。

对于原本就收入有限的子女来说,哪怕只能让父母跟着自己粗茶淡饭住狭小的房屋,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在老人身体欠佳的时候,能够嘘寒问暖,在老人空虚寂寞的时候,能够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也未必就不是孝顺。

说到底,真正的孝顺,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专门地培养孝子,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场福音。毕竟孝心孝心,在侧重孝的同时,更要注意这个心字!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仁”在,其中之一就是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他心中蛰伏之“仁”能在外面的触动之得以彰显。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止境,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父母,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一开始便蕴含着情感之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的好、恶情感形成了行善的动因。当学生徐爱问王阳明如何通过服侍父母等的孝道而求得孝的道理时,王阳明认为关键出自忠诚的孝心。只有出自真心,行为才具有真实性,光是一点行孝的表面文章,而不把爱树立起来,那就不是真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心。一个人总强调正己,而正己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尚不知爱父母,没有德行的人绝难成事。

孝是一种生存品质

“善人也,而甚孝。”——王阳明

良心是人人内心都具有的,不需要到外面去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王阳明认为孝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其良知的体现,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

《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为:“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吧。”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