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说她的一个表哥表嫂四十出头就当爷爷奶奶了。她妈妈说人家人丁兴旺,不像我们这样的,都三十多了才生头胎。
我问她是不是那个去年才生了三胎的那个表嫂。
还真就是她。
图文无关据说表哥表嫂十八岁就结了婚,隔年大儿子出生。三十多岁的时候顶着计划生育压力又生了老二。这几年放开二胎,居然又生了老三。
大儿子也早早结婚,生的儿子只比弟弟小两岁。
看着这家人确实人丁兴旺,表舅年纪轻轻就四世同堂,确实让人羡慕。
真相到底如何呢?真的有表面这么幸福美满吗?
朋友说因为表舅没有兄弟,觉得在村里没有“势力”,所以让儿子早婚早点生孩子。
表哥表嫂结婚的时候都不怎么懂事,也没有经济能力。都是爸妈养着,生了孩子也是爸妈养着,结果成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也没个正经工作,缺钱了就找老的要,要不到两口子就要吵。
儿子这样,孙子有样学样,早早辍学,游手好闲。也不用家里人安排相亲,自己谈了个对象,也是二十不到就娶进门了。
小两口跟大两口一样,都坐家里啃老两口,老两口既要赚钱养这一大家子,还要帮忙照顾孙子、重孙子……
朋友说表舅妈经常说自己一辈子爬不出来孩子窝了,带完儿子带一溜的孙子,孙子还没带大呢,又要接着带重孙。
表舅年纪越来越大,生意做得挺好,就是不敢退休给儿子接班,怕儿子把一辈子心血给败光。
朋友说不知道他表舅看着这样的满堂儿孙,是该笑还是该哭。
儿孙不争气,多子非多福。
有没有子孙福气,不在于生了几个儿子几个孙子,在于你有没有把儿子孙子教育好。
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
古代二十四孝里也没有因为儿子多孙子多被写入孝经典范的。倒是因为儿孙多争家产的屡见报端。
很多时候儿女的不孝,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失败。
俗语说:宠猪举灶,宠子不孝。
过分溺爱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良好的家风,一个以身作则的家长,才是孩子长成良好品格的关键。
图文无关作为家长的我们,平日教育孩子,
首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你对家中长辈的态度,往往就是孩子以后对你的态度。
再者应该教会孩子有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付出,不要理所当然的享受父母带来的一切。
最后让孩子生活在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从小感受爱的关怀,长大后他也会以同样的爱去温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