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人伦底蕴孝悌为仁之本

古人讲,以孝悌治天下。这一观点,道出了孝悌在中国古文化和政治教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精神价值。

孝和悌,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是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哲理。《孝经》一书的出现,就是深刻而全面阐释这一道德内核的思想经典著作。

孝悌为仁之本的主张,来自《论语·学而》。原文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的这一论说和价值主张,奠定了古代人伦义理、社会管理和政治治理的思想根基。它既在于指明务本的价值意义,“本立而道生”;又旨在明确孝悌在为仁中的基本地位,“为仁之本”。

知为仁之本在于孝悌,则从孝悌做起,就会取得人伦管理和政治治理等事半功倍的效验。以孝悌为仁之本,既是知本求本之智,又是把握关键之智。有此智慧支撑,就能举重若轻。

本立道生,要在务本。立本而务本,就是道术、路径之道。达致一定目的或目标,必要有应采取的最佳路径,以及当采用的合理道术。知本务本,就是为人做事上的一种道术智慧。

这里,孔子在告知人们:为人做事,不仅要重视目标价值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且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