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趣谈故事大王曾子参

白斑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0130.html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等作品,因其对儒学发展的巨大贡献,被后世尊奉为“宗圣”。遍观《论语》,涉及曾子的有17处,比子贡、子夏少,与子张差不多。但百度以后却发现,曾子在各种典籍中留下的故事却是最多的,而且流传甚广,是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

故事一:啮指痛心出自《二十四孝》

曾子,小的时候家境贫苦,经常进山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没有办法招待,希望曾子早点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母子连心,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赶快返回家中,跪在母亲身前询问缘故。曾母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山东省嘉祥县曾子雕塑

故事二:曾子烹彘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儿子就跟在后面吵着闹着要一起去。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回来给你杀猪煮肉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就看见曾子正要捉猪来杀。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我不过是和孩子开个玩笑,你怎么还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还不能辨别真假,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如果我们今天欺骗孩子,就等于在教孩子骗人。而且今天你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故事三:曾子避席出自《孝经》

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孔子讲学图

故事四:孔子托孤

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当时孔子的儿子孔鲤已经身故,孔子临终前将自己的孙子孔伋(子思)托付给曾子。曾子按照父丧的礼仪为孔子守孝三年。后来有将孔伋培养成才,就是后来的“述圣”。

除此以外,还有曾子换席、曾子不受赐、曾子再仕等故事,不再一一赘述。

曾子还为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三省吾身”“一以贯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以文会友”等都是他的名言。

曾子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