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尽孝道,社会必和谐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十三集

(全文共个字,阅读约需7分钟)

06:29

“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

“道”就是正路,“径”是邪僻的小路、捷径。“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大学》中也有说:“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如果你说的话是悖理悖德之言,这叫“言悖而出”,也会被别人回骂你。所以“恶言不出于口,则忿言不反于身矣。”做人应该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正因为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路必定要选择宽广的正道,而不贪图捷径,不去走那些不安全的羊肠小路。过河时必定选择乘船,而不轻易游水,因为不敢将先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去冒险。正因为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自己绝不会说恶言恶语,这样也就不会招致别人的辱骂。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自己这个身子没有蒙受羞辱,也就是让父母没有蒙受羞辱,这才可以说是孝顺!这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而且不仅是父母生前是如此,在父母过世之后,也要如此保持。

可以说,孝是一切德行产生的根本,教化所产生的根源。人如果不知恩报恩、忘恩负义,这个是结果,原因何在呢?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资助别人上大学,但是受资助的人,连一个感恩的信、感恩的话也没有。很多人说,我们社会需要感恩教育,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连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够记在心上想着念念去报答,对于陌生人的资助又怎么可能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呢?这就是孝道的缺失。

我们现在提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但是提倡了很长时间,仍然是爱不起来,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够爱,对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够帮助友爱,怎么可能对陌生的人民去关爱呢?“爱祖国、爱人民”就像道德大厦的第五层,它的根基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结果根基都没有,就希望第五层、第六层,建起来的都是空中楼阁,听起来很高尚,实际上做不到。

现在很多的青少年,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很多专家说:“我们需要生命教育。”实际上我们学了《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如果他知道孝心、知恩报恩之心,他知道自己的出走和自杀,对父母带来的这种伤害,他还会轻易地去离家出走、走上自杀和轻生的道路吗?包括现在的犯罪率——特别是青少年的犯罪率、离婚率上升,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觉得这都是个人的私事,心里没有想到父母对他的担忧,更没有想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让父母放心。

还有现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很多高官锒铛入狱,这也是“德有伤,贻亲羞”,给父母带来的是无比的羞辱,怎么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更何况那些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包括现在遗弃老人、打骂父母,这些现象,都是和没有孝道的教育密切相关、直接相关。所以“孝”是多么的重要!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经典上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白说的,只要我们抓住了,我们理解它的深意,很多社会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经典的意义。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又利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