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五刑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智涵解读:
孔子说,人类犯的错误有很多,但最大的错就是不孝。
为什么有些人怎么都学不会管理,因为和长辈领导在一起不知道敬畏,别人又怎么会敬畏你呢?
为什么很多人不管多少年都不会成长呢?因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看不到别人的优秀,眼里根本就没有优秀,怎么变得优秀呢?
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朋友很少呢?因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
所以管理不知道敬畏,学习看不到别人优秀,对父母祖先不知道感恩,这就是大乱的征兆。
精读:
五刑是古代刑法的种类,三千代表数不清。
罪代表过失,做错的事情。
君,在智涵解读中,代表我们每个人的良知自性真我。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做明君。最起码管理好自己的言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圣人,代表活得明白清楚,做的干净漂亮。在这段中我理解为榜样,学习的时候谁都瞧不起。想要成长的人却谁都瞧不起,怎么可能成长呢?
好,这段就分享到这里,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广要道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智涵解读:
教导百姓有四个要点:一是相亲相爱,二是彼此尊重,三是生活模式,四是和谐社会。相亲相爱从孝开始,彼此尊重从谦让开始,生活模式从价值观开始,和谐社会,从礼开始。
什么是礼?就是尊重敬畏。
所以敬畏父母,孩子就可以获得平安;敬畏兄长,弟弟妹妹就可以获得平安;敬畏君王,臣子就可以获得平安。
一个人心存敬畏,整个天地都会因此更清净。所以成长就是从自我开始,做好自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这是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