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初唐的大才子,他们的诗篇陪伴我们整个受教育的生涯,如果没有了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也许我们就不懂童年的诗意。如果没有王勃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也不会懂得少年时代那充满诗意和懵懂的思念为何物。
也只有卢照邻的那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把人世间的爱情形容成了天上人间。而杨炯那句:”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并非圣人,他们也嫉妒,也攀比,也是活得那么真实!
如果我们的高中时代没有了王勃那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不会知道什么是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如果没有读过王勃的骈文,我们会很天真地认为,韩愈等唐宋散文八大家批评骈文的写作方法一定很有道理。可当我们反复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却发现,如此骈文,真的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也包括唐宋八大家!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初唐四杰的才华不用我们评说,初唐四杰身上的特点和遭遇却值得我们深思。王杨卢骆四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神童化身,他们都是少有才名,他们都没有在仕途上取得成就,他们的结局有都是那么的凄惨抑或悲哀,这是为什么?如此才子们,缘何这般命途多舛?
一、六岁的神童,十六岁进士及第,二十七岁溺水而亡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被后人尊为“诗杰”。王勃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赞为“神童”。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可是二十七岁去交趾探望父亲的归途中,命丧南海,溺水而亡。
二、十岁等神童科及第,一生仕途不顺,人过中年,抑郁而终
杨炯,字令明,唐代文学家。十岁应试神童科举登第,待制弘文馆,27岁进士及第。我们那个繁华开放的大唐王朝为了选拔人才,设立过大唐童子科,在《新唐书选举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大唐王朝的童子科考试限定十岁以内,杨炯就在十岁那年幸运地考上了。可是,登了童子科的他苦苦等了十六年,二十七岁重新参加科举开始进士及第后,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坐上了盈川县令这样一个七品官。
“人前忌露富,官场忌露才”,也许这句古训还是有道理的,杨炯如此才人,最终人过中年,仅仅四十四岁,抑郁而终。
三、卢照邻,疾病缠身的才子,最终自杀而终
卢照邻,字升之,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佳句传颂不绝。卢照邻也是初唐鼎鼎有名的少年才子,可是一生也是仕途不顺,益州新都区区九品县尉。人们常说:自古红颜多命薄,也许卢照邻前世就是女儿身,有才有病才怜人!卢照邻三十几岁时就患上了风湿病,当年唐代著名的药王孙思邈为他诊断为“疠风”,孙思邈自己都说这种病十个人他只能治好一个人,说白了就是现在的严重的类风湿。
中年以后的卢照邻把孙思邈当成自己救命的稻草,孙思邈也是怜惜卢照邻的才学,尽心竭力为他医治。孙思邈曾多次劝诫卢照邻,不要再因为仕途而忧郁,你的病本身就是因为忧郁所致,长此以往,神医难治。
后来孙思邈驾鹤西去,卢照邻失去了与病魔斗争的勇气,更何况后来的卢照邻双脚萎缩,一只手已经残疾,他再也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最终投颖水自尽。
四、七岁写《咏鹅》,《讨武曌檄》惊天泣鬼,最终死于乱军
骆宾王,字观光,此名出自《易经》观卦六四爻: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唐代著名诗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这位大才子还做过县丞,后来武则天称帝,骆宾王按照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表示激烈的反对,还参加了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亲自为徐敬业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战斗檄文。
这篇檄文远远比他任何诗歌都霸气,就连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都割割腕叹息道:“宰相安能失此人”。可是,随着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失败落幕,这位千古才子却下落不明,十之八九也是死于乱军之中。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我们往往都要叹息,初唐四杰,当之无愧的四大才子,也是名副其实的“初唐四劫”。他们的才华后人羡慕不已,他们的诗词让后人牵肠挂肚,可他们的命运却往往令后人顿足捶胸。
这都是为点什么?也许,初唐时期的大政治家裴行俭一语道破天机吧!
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曾记载着裴行俭对王杨卢骆四人的评价:
“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沈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幸矣。”
那么,裴行俭的话究竟是嫉妒四杰的才华呢?还是真的客观说出了四杰的为人呢?其实,我们想来,自古有才华的人也只能如此吧!
一个人太有才华了,正如王勃当年在滕王阁时,挥洒泼墨,一挥而就,出尽了风头,坏了阎伯屿和女婿吴子章的好事不说,最终用实力撕扯下吴子章最后的遮羞布。也确实不符合中庸之道啊。
一个人往往有才华不容易,可有了才华之后能做到谦虚谨慎就更不容易了!四杰的才华足以名垂千古,可是他们的德行却与常人无异,这也许是“德不及才,反受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