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孝子

北京手足癣医院咨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节选自刘余莉教授近期讲座*(本文共字,阅读大约4分钟)05:57老师教孩子孝敬父母,这个内容也非常的广泛,不仅仅要养父母之身,要赡养父母,使父母经济无忧,还要养父母之心,而养父母之心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做到尊敬父母。在《论语》上记载,孔老夫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但是对于狗、马,它们也能以自己的体力奉养主人,但是如果没有恭敬之心,怎么能够把人和犬马的孝区别开来呢?所以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除了尊敬父母之外,还要做到“父母为其疾之忧。”也就是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比如说这个孩子小学的时候很贪玩,结交了一些朋友不三不四的,让父母担忧,这就是不孝;到了中学,开始下网吧打游戏,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功课,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上了大学,离家很远了,也开始把娱乐放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把学业放在一边,也还是会认识一些男女朋友,关系也不是很正当,这让父母担忧,这仍然是不孝;走到了工作岗位,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让父母战战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锒铛入狱了,这仍然是不孝。所以一个真正的孝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生活、家庭都让父母放心,这也就是一个完人了。所以在《礼记》上说,一个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也不敢忘记父母。如果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有大道可走,就不会走邪僻的小径,有舟可乘,就不会冒险涉水过河,都是不敢以父母给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情。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那就不会口出恶言,别人也不会愤愤不平地来回报你、骂你。不辱没自己的身心,不让父母亲蒙羞,这才是称得上是孝了。所以你看,一个真正的孝子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到父母,所以怎么样呢?他就不敢去说那些有伤德行的话,辱没父母的话。这是养父母之心。除了养父母之心之外,还要养父母之志。那就是《孝经》上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人所做所为对于自己的修身行道都有帮助,甚至让后世的人都称叹他、学习他,让他的父母觉得有这样一个儿子很显荣,这才是孝道的圆满,所以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这正是父母所期望的,这是尽更高层次的孝,因为“大孝孝天下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此之外,还要养父母之慧,就是父母也会有做错、说错的地方,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要委婉地劝谏,“亲有过,谏使更”,但是劝谏的口气一定是和颜悦色的,是“怡吾色,柔吾声”。我们把这些全都做到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我们按着这个标准来看,现在很多人都称不上是孝子了。这些是依靠老师来教的,所以现在很多的孩子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父母说话都不去听,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人教,老师和父母要配合才能够把孩子教好。-----------------------正体--------------------老師教孩子孝敬父母,這個內容也非常的廣泛,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要贍養父母,使父母經濟無憂,還要養父母之心,而養父母之心的首要內容就是要做到尊敬父母。在《論語》上記載,孔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父母就是盡了孝道,但是對於狗、馬,它們也能以自己的體力奉養主人,但是如果沒有恭敬之心,怎麼能夠把人和犬馬的孝區別開來呢?所以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除了尊敬父母之外,還要做到“父母為其疾之憂。”也就是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比如說這個孩子小學的時候很貪玩,結交了一些朋友不三不四的,讓父母擔憂,這就是不孝;到了中學,開始下網吧打遊戲,浪費了時間,耽誤了功課,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上了大學,離家很遠了,也開始把娛樂放為主要的工作任務,把學業放在一邊,也還是會認識一些男女朋友,關係也不是很正當,這讓父母擔憂,這仍然是不孝;走到了工作崗位,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甚至貪污受賄,以權私,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鋃鐺入獄了,這仍然是不孝。所以一個真正的孝子,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工作、學習、生活、家庭都讓父母放心,這也就是一個完人了。所以在《禮記》上說,一個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也不敢忘記父母。如果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有大道可走,就不會走邪僻的小徑,有舟可乘,就不會冒險涉水過河,都是不敢以父母給的身體去做危險的事情。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那就不會口出惡言,別人也不會憤憤不平地來回報你、罵你。不辱沒自己的身心,不讓父母親蒙羞,這才是稱得上是孝了。所以你看,一個真正的孝子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要考慮到父母,所以怎麼樣呢?他就不敢去說那些有傷德行的話,辱沒父母的話。這是養父母之心。除了養父母之心之外,還要養父母之志。那就是《孝經》上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一個人所做所為對於自己的修身行道都有幫助,甚至讓後世的人都稱歎他、學習他,讓他的父母覺得有這樣一個兒子很顯榮,這才是孝道的圓滿,所以古人說“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忠孝不能兩全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因為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國盡忠,這正是父母所期望的,這是盡更高層次的孝,因為“大孝孝天下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此之外,還要養父母之慧,就是父母也會有做錯、說錯的地方,當父母有過失的時候,要委婉地勸諫,“親有過,諫使更”,但是勸諫的口氣一定是和顏悅色的,是“怡吾色,柔吾聲”。我們把這些全都做到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我們按著這個標準來看,現在很多人都稱不上是孝子了。這些是依靠老師來教的,所以現在很多的孩子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為中心,父母說話都不去聽,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沒有人教,老師和父母要配合才能夠把孩子教好。*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又利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