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告诫培植善因,必获善果,这是家庭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印光法师在《续编卷二·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中,立意高远,慧眼观世,至情至诚地为人们解答了培植家庭的根本道理所在。印光法师认为,自小抓善德教育,是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父母教育原理不明,是导致世风日下的根本原因;培植善因,必获善果,最终可达民风淳厚,天下太平的良好局面。

培植家庭根本之道维何。即凡教子女,必在于孩提之时,先须使知因果报应之说,则一切悖恶行为(1),自有所畏而不敢为。讲因果之书,莫善于《感应篇》,及《阴骘文》。此二书,能为之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盖童蒙天性未漓(2),善言易入,幼而习焉,久则成性,及既长而不可改也。正本清源,端在于此,故《易》曰,蒙以养正(3),圣功也。

今天下所以大乱者,皆由一班不明教育原理之父母,有以养成之也。盖既不能以胎教善其始,又不能以因果策其后,根本一坏,遂泛滥而不可收拾。于是非孝无亲之说(4),家庭革命之谈,乃昌言而不讳(5)。驯至朋友则利交而货卖(6),夫妇则兽合而禽离。廉耻道丧,天理绝灭,洪流滔天,未知所届。即起孔子释迦于今日,亦无法以救之,岌岌乎殆哉。然则将柰何。曰,挽救之道,唯有注重家庭教育,冀各为子女讲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本而已。既植善因,必获善果,庶将来人心丕变(7),风俗渐淳,天下国家,其有太平之望乎。

(1)悖(bèi)恶:违逆凶恶;乖戾不驯。

(2)漓:浅薄,浮薄;污染。

(3)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4)非孝无亲:反对孝道的人,是心目中没有父母的存在。非,非议,不赞成。非孝,诽谤他人的孝行。《孝经第十一章·五刑》: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孔子说:“古代的刑法有五大类,所归属的犯罪之条列,有三千种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要胁君主的人,是心目中没有君主的存在;反对圣人的人,是心中没有礼法的存在;反对孝道的人,是心目中没有父母的存在。这三种恶行,都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5)昌言不讳:敢于直言,无所忌讳。昌言:原指善言,引申为直言,此指乱说。

(6)驯至:逐渐达到;逐渐招致。利交:以营谋私利为目的而交往。货卖:像货物一样出售。

(7)丕(pī)变:大变。

培植家庭根本的道理是什么?就是凡教育子女,必须是在孩提的时候,先须要使他们知道因果报应的说法,那一切违逆凶恶的行为,自然有所畏惧而不敢为了。讲因果的书,没有比《感应篇》及《阴骘文》更好的了。这两本书,能为他们常常讲说,自然有莫大的利益。主要是童蒙天性还没污染,好话容易听,从小习惯了,时间一久就成性情了,等到长大而不可改啊。“正本清源”,就在这里。

所以《易经》说:“童蒙时培养正气,是圣人的功德啊。”当今天下所以大乱,都是由于一班不明教育原理的父母,才养成的啊。结果既不能从胎教有个好的开始,又不能以因果鞭策在后,根本一旦坏了,于是泛滥而不可收拾。于是反对孝道、心目中没有父母存在的说法,家庭革命的论调,就随便乱说没有忌讳。逐渐达到连朋友也是以营谋私利为目的而交往,把朋友交往当成商品买卖,夫妇就是兽类的结合而禽类的分离。

廉耻丧掉了,天理绝灭了,败坏道德的洪流滔天,不知道去到了哪里。即使到如今起用孔子、释迦牟尼,也没有办法挽救,岌岌可危了。然而怎么办呢?回答是:挽救的办法,只有注重家庭教育,希望各自为子女讲明因果的事理,以此培植他们的根本而已。既培植善因,必获善果,或许将来人心大变,风俗渐渐淳厚,天下国家,才会有太平的希望吧!

(图片来源于百度免费图库)

#经典阅读进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