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必先识字。
古书用字,假借为多,壶之为瓠,甲之为狎,所在皆是。故不明假借,即不可以读古书。
古书字义,与今不同,流之为求,悠之为思,字形固异,义训亦殊。执今训以解古书,则扦格而不能入,故不明训诂,即不可以读古书。
义随音异,往往而有,毁火音同,则毁可训火;能耐音同,而耐可训能。昧于声韵,训诂俱晦,故不明声韵,即不可以读古书。
其他如缓言急言之不同,离章析句之或异;使不辨之明,考之确,即无以知古时之名物,而得古人之义理。
汉学家读书方法:以声韵得训诂,以训诂析章句,以章句辨名物,以名物明义理,有条理,有系统。宋儒之空虚,不可与同语。”
------胡朴安
往期推荐:龙榆生: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
刘师培:辞赋之渊源
唐圭璋:我治词的经历和经验总结
刘师培:近儒学术统系论黄侃: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
張舜徽:《禮》類敘講疏
張舜徽:樂類敘講疏
張舜徽:《春秋》類敘講疏
張舜徽:《孝經》類敘講疏张舜徽:《诗》类叙讲疏
马一浮:论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
周振甫:《左传》的文章学
周振甫:如何才能读懂古文?
黄永年:怎样阅读《旧唐书》周振甫:怎样学习宋代文学
学林往事:王仲闻
张舜徽:读《通鉴》说示及门诸子
柴德庚:怎样读《通鉴》
汪辟疆:几个读懂义山诗的条例陆宗达:中学语文教师要学一点训诂学
完閒述诗词
杂文
小品
閒讀经
史
子
閒談教育
美学
生活
观澜索源,振叶寻根。
推十合一,执两用中。
閒讀故紙来去自如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