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孝与不孝的故事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孝与不孝的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儿子,现在也是孩子的父亲。他们出生在一个并不算富裕的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是分别排行老大,老二。由于老二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其父母对他格外照顾,重活累活向来都是父母和哥哥弟弟的,除了农活,家里的收入还有父亲的“手艺”——开车给别人拉货,到后来自己贷款买了一辆拉货的车,缺少帮手,考虑到老三年纪尚小,老二体弱,就把跟车的累活给了老大,顺便教老大学了开车。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大老二陆续结了婚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婚后的生活大都属于了自己的家庭,所以生活的好坏大多跟自己有关,老大种地之余还可以开车给别人拉货来挣钱贴补家用,但是老二由于没有手艺,只能种地来维持生活。

上面只是故事的开始,接下来发生的才是故事的重点。人在穷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想不到的事情,也许是生活的窘迫,也许是家庭老婆及其老婆家人给到的压力,老二找出来说事儿了,责怪父母亲对其太不好,让老大学车不让自己学车,让自己现在的生活如此落魄。哭、闹、吵等等,无所不用其极,但他不考虑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花了多少钱,并且还欠了外债,恶语相向,反目成仇,父母亲不认了,哥哥弟弟不认了,其他亲人调解无效。父母没有不疼自己的孩子的,哪怕他再怎么不懂事,所以前面的一系列事情最终让父亲身患重疾而不得治,外债落在了老大的身上,老大没有半点怨言,辛苦劳作。

生活依旧在过,不知道老二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否有过悔意,看到的是家庭的矛盾依旧存在,不相往来。禁不住想,血浓于水也不过如此。

老大之前吃的苦换来的是对父母的责任和无悔,老二之前父母对其的特殊待遇换来的是怨恨和无奈,同样的家庭得出不一样的人生。教养很重要,国学思想很重要,让中华礼仪传承并且发扬,让上述事情不再发生,让每个家庭都可以和谐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