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典”亮人生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主席
经典是什么?
《四库全书》有所谓“经史子集”,“经”指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凡是记载人类永恒的智慧,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著作,就渐渐称为“经”了。“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经典改变生活
通过诵读经典让我惊喜地看到了孩子的改变。首先是性格上的改变,原来孩子胆小怕生,现在老师们都说孩子性格开朗了,与同学们和老师的交流变多了,在学校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我想她的心是宽容的接纳的,才能如此,在家里也是笑容满面,面容舒展,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不再唯唯诺诺,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好,感冒的小病也都少了,真的让我感到惊喜。其次专注力提高了,二年级比一年级学的东西要多一些,作业的完成速度反而加快了,预习练习自主完成不在话下。还有就是经典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论语》中充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形象生动的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希望我的孩子继续坚持诵读经典,增长人生智慧。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四年来我们每天坚持带领孩子诵读经典,将《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孟子》约4万字的经典熟读成诵,部分学生已经倒背如流,诵读经典启发孩子的内在智慧,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增加识字量的同时还能提升专注力、记忆力、思考力及阅读能力,为将来为人为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读经典与我们中、高考有关系吗?
年以来,我们的中考高考语文古典诗词诵读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作文明显的有传统文化的导向。语文部编教材的主编北大温儒敏教授,他曾说,将来语文考试改革,要让一部分孩子做不完题目,什么意思?语文将成为拉分王。过去有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得语文者得天下”。
新语文教育的倡导者韩军认为,语文教育的规律,就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大量累积在前,领会收获在后,就是厚积薄发的意思。从小打好语文基础至关重要。
于洪伟校长
典学安亲教育中心创始人
河南道中书院秦皇岛分院院长
国际注册高级蒙氏教育指导师
年接触传统文化并深入践行;
年多次参加山东孔子礼仪学校校长论坛;
年至今多次参加道中书院校长论坛并取得了道中书院分院资格;(河南道中书院号称读经教育的黄埔军校)
年师从政法大学郭继承教授。
多年来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推广读经教育,用经典启发孩子内在智慧,采用传统经典结合故事的教学模式,极具亲和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活动概要:
主办单位:秦皇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承办单位:秦皇岛市典学安亲培训学校
?分享主题:经典“典”亮人生
?活动时间:
年5月19日(星期四)15:30~17:00
?活动地点:秦皇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适合人群:
?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
?希望了解经典教育或希望提高自身修养的社会各界人士;
?教育工作者。
?分享讲师:
典学安亲培训学校:于洪伟校长
?活动费用:公益免费
?报名方式:添加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