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情采》正文
《文wén心xīn雕diāo龙lónɡ·情qínɡ采cǎi》节jié选xuǎn刘liú勰xié圣shènɡ贤xián书shū辞cí,总zǒnɡ称chēnɡ文wén章zhānɡ,非fēi采cǎi而ér何hé!夫fú水shuǐ性xìnɡ虚xū而ér沦lún漪yī结jié,木mù体tǐ实shí而ér花huā萼è振zhèn:文wén附fù质zhì也yě。虎hǔ豹bào无wú文wén,则zé鞹kuò同tónɡ犬quǎn羊yánɡ;犀xī兕sì有yǒu皮pí,而ér色sè资zī丹dān漆qī:质zhì待dài文wén也yě。若ruò乃nǎi综zōnɡ述shù性xìnɡ灵línɡ,敷fū写xiě器qì象xiànɡ,镂lòu心xīn鸟niǎo迹jì之zhī中zhōnɡ,织zhī辞cí鱼yú网wǎnɡ之zhī上shànɡ,其qí为wéi彪biāo炳bǐnɡ,缛rù采cǎi名mínɡ矣yǐ。故ɡù立lì文wén之zhī道dào,其qí理lǐ有yǒu三sān:一yī曰yuē形xínɡ文wén,五wǔ色sè是shì也yě;二èr曰yuē声shēnɡ文wén,五wǔ音yīn是shì也yě;三sān曰yuē情qínɡ文wén,五wǔ性xìnɡ是shì也yě。五wǔ色sè杂zá而ér成chénɡ黼fǔ黻fú,五wǔ音yīn比bǐ而ér成chénɡ《韶sháo》、《夏xià》,五wǔ情qínɡ发fā而ér为wéi辞cí章zhānɡ,神shén理lǐ之zhī数shù也yě。
《孝xiào经jīnɡ》垂chuí典diǎn,丧sānɡ言yán不bù文wén;故ɡù知zhī君jūn子zǐ常chánɡ言yán未wèi尝chánɡ质zhì也yě。老lǎo子zǐ疾jí伪wěi,故ɡù称chēnɡ“美měi言yán不bù信xìn”;而ér五wǔ千qiān精jīnɡ妙miào,则zé非fēi弃qì美měi矣yǐ。庄zhuānɡ周zhōu云yún“辩biàn雕diāo万wàn物wù”,谓wèi藻zǎo饰shì也yě;韩hán非fēi云yún“艳yàn采cǎi辩biàn说shuō”,谓wèi绮qǐ丽lì也yě。绮qǐ丽lì以yǐ“艳yàn说shuō”,藻zǎo饰shì以yǐ“辩biàn雕diāo”,文wén辞cí之zhī变biàn,于yú斯sī极jí矣yǐ。研yán味wèi《李lǐ》、《老lǎo》,则zé知zhī文wén质zhì附fù乎hū性xìnɡ情qínɡ;详xiánɡ览lǎn《庄zhuānɡ》、《韩hán》,则zé见jiàn华huá实shí过ɡuò乎hū淫yín侈chǐ。若ruò择zé源yuán于yú泾jīnɡ渭wèi之zhī流liú,按àn辔pèi于yú邪xié正zhènɡ之zhī路lù,亦yì可kě以yǐ驭yù文wén采cǎi矣yǐ。夫fú铅qiān黛dài所suǒ以yǐ饰shì容rónɡ,而ér盼pàn倩qiàn生shēnɡ于yú淑shū姿zī;文wén采cǎi所suǒ以yǐ饰shì言yán,而ér辩biàn丽lì本běn于yú情qínɡ性xìnɡ。故ɡù情qínɡ者zhě,文wén之zhī经jīnɡ;辞cí者zhě,理lǐ之zhī纬wěi。经jīnɡ正zhènɡ而ér后hòu纬wěi成chénɡ,理lǐ定dìnɡ而ér后hòu辞cí畅chànɡ:此cǐ立lì文wén之zhī本běn源yuán也yě。
《文心雕龙·情采》译文历代圣贤的著述,全部称为“文章”,不是文采美丽是什么?水的本性虚灵,所以会产生波纹;树木本身长得壮实,所以花朵才能盛开,这都说明文采必须依附于内容。虎豹的皮毛要是没有斑斓的花纹,就和犬羊的皮一样了;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要靠涂上深红色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有好的质地还需要有文采。至于抒写性情,描写万物的形象,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组织好文辞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显然是需要富有文采的。写作文章的方式途径,有三种原理:一是用形体表现的文章(绘画),是由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构成的;二是用声音表现的文章(音乐),是由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的;三是表达性情的文章,是由心肝脾肺肾主导的五种情性构成的。五种颜色交错搭配才能构成礼服上刺绣的花纹,五种声音有规则地配合才能构成韶夏这样的乐章,五种性情抒发出来才能构成各种辞章,这是自然的规律。
《孝经》传下法则:居丧期间说话,不需要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老子讨厌人为的雕饰,所以他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丽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庄子说,“用巧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说表达时要用辞藻来修饰。韩非说,“辩说议论的言辞应该华丽”,这是说要讲究文采。用华丽的言辞来辩说,用修饰的辞藻来描绘,文辞的变化,到此就达到极点了。体会《孝经》《老子》等书中的话,便可知道文章的华美与质朴的差异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的文章,就能明白过分追求形式的艳丽会使文章华而不实。如果能够从源头上区分清流与浊流,在驾驶时辨别邪道与正路,也就可以正确地驾驭文采了。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辞藻是用来修饰语言的,而文采的艳丽却依靠性情的真挚。所以情理犹如文辞的经线,文辞好比情理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成纬线。内容确定了,文辞才能通畅,这就是文章写作的根本原则。
《文心雕龙·情采》扩展《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著作。全书五十篇,对文学的性质、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有关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些重要理论网题进行了十分全面的论述。全书基本上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情采》篇主要论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情”指文章的思想内容“采”指文章的修辞,即文章的形式。全篇先论“情”与“采”不可偏废,内容要有真情实感,而形式要美。进而说明思想内容决定表现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里只节选了其中论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一部分。刘勰(约——约),字彦和,南北朝齐梁时人。官至步兵校尉兼东宫通事舍人。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刘勰(约公元年~约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少时家贫笃志好学,依靠名僧僧祐,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后,内心伤悲,请求出家,没有得到梁武帝许可。于是,烧发明志,法号慧地,出家并圆寂于定林寺。
《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