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分层次,政德有渊源

04:13

*节选自《群书治要?孝经》第一集*

(全文共个字,阅读需4分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终于立身”,根据邢昺的注疏“忠孝皆备,扬名荣亲”,是“终于立身”。《大雅》下面的这一个诗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这个“无”是发语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念”,就是想念;“尓祖”,你的先祖。“无念尔祖”,就是不要忘记你的先祖,要时时想念着你的先祖。“聿修厥德”,这个“聿”就是“述”的意思;“厥”,就是“其”。“聿修厥德”,就是要传述、修治他们的德行,也就是你要传述他们的德行给后人,而且按照他们的德行来修养自己,使他们的德行发扬光大。

所以,这句话是说:“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通过侍奉君主来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所以,《诗经?大雅》说:‘要常常怀念祖先的恩德,述修他们的德行。’”

这个都是告诉我们:“这个孝道,它是有三个层次,那就是侍奉双亲,然后侍奉君主,最后终于立身。”

在年3月10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讲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实这个思想与《孝经》中“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这个思想是一脉相承。而且我们借鉴《孝经》中的这个思想,还可以使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在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践行孝道就是能培养人的感恩心、恭敬心、仁爱心、责任心,就能够严修私德,处理好家庭和私人交往领域中的种种伦理关系。而将这种善心扩而广之、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可移孝作忠,成为一种公德。用习总书记的话就是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把孝道尽圆满,还必须“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里的“行道”,其实就是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明大德”的境界。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又利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