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孝经第五章士章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88.html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唐-李隆基《孝经·序》1

第五章士章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讲解“士”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读书人,也是知识分子。读书人在古代称为士,也就是说他有文化。这种人既可以为国家服务——过去读书他考取功名,当官为国家为人民服务。退能够回到家乡去教书。当一位先生,他把古圣先贤的教诲传给下一代,能够帮助社会改变改造社会的风气,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些人往往能得到社会的尊敬。古时候有四个阶层:士农工商,士在古代地位是最高的。古人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在古时候读书人是备受尊敬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清高的品德。孟子说过这样的话:“世事无恒财,而有恒心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们家里没有很多的钱,因为做教书匠他不可能发大财的,都是靠学生给点学费的,不可能有恒财。但是他有恒心,他能够真正地有这个学习做个君子做个圣贤的心。然后他把传统文化传承给世世代代。士在古代具有非常高尚的品德。但我们现在这社会颠倒了,我们现在的士农工商,士不是排第一位的了,而是把商排在第一位。原来是商排在最后一位的,现在有钱人排在第一位,可能就把士放在最后一位了。今天为什么文化无法传承呢?因为不受社会人重视。《论语》中也有这一段的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问:如何实施可谓之士,什么人才能成为士呢?孔老夫子这样回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怎么行呢?这个行为就是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才能够支持行己有耻的人使于四方。你能够接受国君的任务,出使于国外。但是能够不辱使命。这样的国君这样的国家领导人,或者是我们的长辈你都可以理解。包括我们的师长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外面你不会丢自己的父母的面子。不会丢自己老师的面子,就是不耻辱,不辱使命。能够不辱使命的这种人,就是孔老夫子认为的能称为士的人。耻这个词特别重要,因为如果没有羞辱之心,就和禽兽没什么两样。图片为:清平乐电视剧网络下载3但要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德行要相当完备才行。子贡听完这段话,心里可能觉得标准太高了,他做不到。他觉得自己好像到达不了,他敢问其次,退一步又如何讲呢?孔老夫子对他说,其次的第二标准,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退一步来讲,你在宗族里面你在乡里面。大家称你为孝悌。孝悌就是孝和悌两个都能做到的孝子,能达到兄友弟恭这样的德性,也不错,这种人也称为士。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要检点检点,我们连这个都很难做到。所以自己算不算士呢,有没有做到孝悌呢?你没有做到孝悌就称不上士,就没有资格做士,更不要说去做老师了。子贡又问老师:敢问再其次。退一步,最后一步怎么讲呢?孔老夫子说,最后一个叫做“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就是第三种。“言必信”,就是说话要有诚信,说话要算数。“行必果”,就是内心做了决定就要坚决。如果做不到,就一定要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干不出成绩来,那就不用说了。“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后人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一个人很固执就是小人,他没有理解孔老夫子的意思。在现在的解释里面,我比较倾向的一种解释是这样的。“硁硁然”就是石头碰撞的声音,形容一个人矢志不喻,契而不舍,就是不改变,这是个小人。他可不是说,君子小人的那个小人。这个小人是指干不成大事的人。那就叫小人。但是他能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坚决,做什么都有做出成绩来,这样的人算不算士呢?这个就是第三个层次的。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比较靠谱。那孔老夫子标准还是蛮高的,就是第三档的士那也不容易。他也是一种坚持真理,锲而不舍的人。他不能够兼济天下,但是他能够独善其身。这样的人成为士,才够格。所以说,做个士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首先先把孝落实到自己的生活里面的行为上。我们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图片为:清平乐电视剧网络下载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用奉养父亲的心情来侍候母亲,这个爱是相同的。用奉养侍候父亲的心情来侍奉领导君主,这个恭敬是相同的。前者侧重于爱,后者侧重于敬。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我们看古时候这个孝子他是怎么做的。要用侍奉母亲的这种爱敬侍君,这种恭敬结合于一身。父亲兼有爱与敬于一身。这孝子做到了爱与敬一身。唐朝有一位孝子叫做崔沔(miǎn),他的母亲犯了眼病。他倾家荡产,到处为他母亲治疗。侍奉自己的母亲30余年,这个很难做到了。甚至晚上在母亲床边,衣冠不脱,母亲一召唤他马上就起来。每逢过节他都召集亲戚朋友来家里,有说有笑,让他失明的母亲得到欢心。可惜最后他的母亲的病还没治好,后来失明了。可是崔沔,依然尽心尽力来照顾他的母亲,带他母亲出去晒太阳,给他母亲形容外面的景象,让他母亲内心愉悦。让他母亲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儿子对她不依不舍。崔沔的母亲去世之后,崔沔很伤心,为了祭祀他的母亲,崔沔发了一个愿,为他死去的母亲终身吃素不吃肉。后来崔沔考科举当了很大的官,收入比较丰厚,他又照顾他的哥哥妹妹侄子外孙,尽心尽力,满足他母亲在世时的愿望。而现在,这样的人有几个。《弟子规》中说,事死者如事生,虽然他母亲已经去世了,他的孝还是做得尽心尽力,崔沔官做到中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干部,他的儿子也成为一个贤明的宰相。这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真正积善的家庭和家族上天一定会回报给他。孝悌传家必有好报。崔沔对母亲能够敬爱关怀照顾,那对朝廷呢,对皇帝呢?那肯定尽忠职守。古人对父亲有敬有爱,因为父亲母亲的角色很特别,他们是一家之长,就像领导一样,我们要敬爱。敬爱母亲和敬爱领导是一样的,古代一个家族一个一家之长就像一个朝廷的天子一样,这样的家道严格有序,家风严谨,这样的家一定能兴旺。这样的家教,我们一定要效仿学习。作为读书人有才华有能力的,你要随时准备为国家做事,如果能出来服务社会,能报答国家,报国尽忠。图片为:清平乐电视剧网络下载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忠心和孝心是一颗心,不是两颗心。在家里对父母,不孝顺的人,你能敢用他吗?连朋友都不敢交啊。现在有一些人为什么做事情都选择不对的朋友做合作伙伴,很多不孝顺的人,你只看利益,那他连生他的父母养他的父母,他都可以不要,这样的人,你可以选择跟他合作吗,不可能啊!所以我们要怀疑这种人的价值,到现在我们很多人对这个方面都不是很了解,还不上心,都是看眼前的利益。所以忠是孝的基础,是孝心最基础的一种忠诚,那就是真正的忠诚。古代选拔干部采用举孝廉,德行的标准就看孝和廉。能够孝顺又能够廉洁的人就是那时候录用官员的标准。孝和忠是一不是二,以敬事长,顺愿恭敬自己的父母,用一样的心来侍候自己的长辈,他自然做了出来孝顺的样子。所以看一个学生也一样,在家里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到学校一定能恭敬自己的老师,那么因为他恭敬老师,所以他对自己的学位也会很恭敬。有恭敬心就都能学得好,放逸懈怠,就没有恭敬心,学什么都学不成,这是肯定的。所以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忠心里面就是中正,心上有一个中,中正的意思,不偏不倚,恭敬。表现在外面就是顺诚。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听领导的话,做一个好下属。忠顺的人,他就是有这样的品德就会侍奉自己的领导,工作服务各方面那当然肯定能做到一个优秀的人,领导自然就会喜欢。你能够这样做,保其禄位。保持自己的工作薪水,那就是简单的事情了。守其祭祀,士人在家里祭祀父母,有的是有祠堂有宗庙可以祭祀祖先先辈。他们能够弘扬孝道,代代相传。我们每一家都有一个祖宗要想能够守其祭祀,也就是说,让自己的家道不衰,代代都能传下去,这种祭祀的仪式,那么自己必须有孝敬忠顺之德,你才能够保住你的家业,这就是所谓的祭祀之孝。《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早晨一大早就爬起来干活儿了,晚上很晚才休息。寐就是没有办法四脚向天,踏踏实实躺在那里睡。晚上没有办法睡好觉,在位置上勤勤恳恳工作。无忝尔所生,忝就是污的意思,就是不要贪污,脏了不好的东西,所生就是代表父母所生的,就是说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一个人不能够尽忠职守,他就做不好,就不能够让父母安心,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忠心,反而贪慕荣华富贵,求名求利的人,贪图虚荣的人,这种人就很难做到尽忠尽孝而是不忠也不孝,会让父母蒙羞,会让父母耻辱。因此,夙兴夜寐,也就是起早贪黑的工作目的是纯正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想,不是为了求荣华富贵而来,而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才是让自己的父母得到荣耀,这都是靠自己去做出来的,是要努力去做的。图片为:清平乐电视剧网络下载END点击下方邀请卡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