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孟郊所作的《游子吟》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描写的是深挚的母爱与母子之间的牵绊,亲情自古以来就是各路文人墨客永恒的主题,有关孝道的故事也被经久传颂,卧冰求鲤、戏彩娱亲、鹿乳奉亲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中国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之首。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简单来说,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的孝道又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孝道文化的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孝敬、平等、保障、共享、和谐成为了新时代的孝文化,孝道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化核心,不应该被时代遗忘,而要被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下去。科右前旗融媒体记者:姚航王思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