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讲堂”节目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在文章右下角为我们点赞。 《孝经》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十三经之一,反映了儒家(或者说孔门)非常重要的思想,历朝历代都将它作为重要的治国纲领。我们现在流传的版本就是唐代唐玄宗主持编纂和发布的,历朝历代的很多君王都亲自为它作注。《孝经》受到中国历代君王如此的重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有关的。儒家讲仁爱之说,《论语》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善于抓住根本,治理国家、为人处事、获得幸福美满人生的根本都在于“仁爱”之心,而“仁爱”之心的培养就需要从在家中孝敬父母开始。
《孝经》中告诉了我们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中国民间经常讲“百善孝为先”,孝顺自己的父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有着孝顺父母的心,这份心就是爱心。我们回想一下,小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离开父母,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地仰慕和依恋的情感,这恰恰是人性、是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古人把孝道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在家中孝顺父母的人,将来进入社会必定是个忠诚的人,能够出外尊敬老师、在单位尽忠职守、与朋友相处讲诚信、对社会国家忠君爱国。
《孝经》共十八章,其内容阐述了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孝”,非常令我们感动。在我们祖先的智慧中,“孝”的内涵,非常广博,不仅仅把孝道理解为一个人对待父母家人的家庭伦理和美德,还包含着治国的方略,孟老夫子曾经讲过“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经里面讲到,君子除了修身养德,让父母人生幸福,让自己的良知、本善之心得到恢复,同时还告诉我们要用“孝悌”的精神来工作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为国家人民服务、甚至来治理国家实现天下的太平祥和。
《孝经》里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学习后能够马上落实在生活中呢?我个人建议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孝经》、落实《弟子规》,在《弟子规·入则孝》之中就教给了我们孝顺父母的具体方法。我们可以一边学习《孝经》明白孝道的重要原理,一边学习《弟子规》来了解如何在家中尽孝、在社会生活的学习工作中做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让太极与国学成为我们精神的血脉传承吧!
李毅多老师早6:30点
图南太极养生功与
《道德经》导读
点我一起参加9:00课程!
惟愿更多的人学习先祖智慧!
身体力行改变家乡面貌!
学习传统文化,经营幸福人生!
长按二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