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时代,日本朝廷大力推进文化发展,明确宣布:“文人武士,国家所重,医卜方术,古今斯崇。”经过这样的提倡与发展,历经几百年发展的日本古代文化,终于在奈良时代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灿烂绽放。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唐风的盛行,无论是儒学、佛教、政治,还是学术研究、艺术等各方面,都是照搬唐朝的样式,或者仅仅稍加修改增删,总之,几乎没有一样能与“唐风”脱了干系。当时人们以唐文化为世界最高水平,因此想尽一切办法模仿学习,以期达到它那样的辉煌。而唐文化在当时又具有丰富的世界性,首都长安繁华热闹,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不仅有中国周围各民族、国家的留学生和商人,甚至还能看到遥远的顶着大包头的印度人、金头发蓝眼睛的西欧人等,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象征国际化和文明的都城。日本不仅从长安学到唐朝文化,还通过长安的世界性,直接站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和各国交往的机会,吸引外国友人来日,例如,东大寺大佛开眼时担任导师的印度婆罗门僧正菩提仙那等。正因为如此,奈良时代的文化呈现出清新活泼的姿态,充满明朗豁达的气氛。天皇等统治阶层对儒学倍加推崇,尤其赞赏儒家学说中的忠、孝、礼义,把这四条作为治国治民的准则。孝谦女皇一再要求各级官吏,侍奉君主的时候,把孝变为忠,并强调治民安国必须用孝这个道理,这才是施行百事的根本。孝谦女皇还曾下达一道敕令:百行孝为先,全国家家户户都要备置本《孝经》,每日精读勤诵。对那些不孝、不恭、不顺之人,要予以惩罚、判罪、流放。当然,实际上这不可能完全实行,但是仅从这个命令上,就足见儒学在当时的气势如何强盛。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平城京的建设和佛教寺院的修建上。全国大大小小的寺院总数达到多所,连边远的北方和列岛南部都建有佛教寺院。奈良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和歌、史书等,这些作品以简单朴素的语言,展示出奈良时代独特的文风和较高的艺术水平。《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按内容可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从四季风物,到狩猎、旅行、宴请等都在表现之列。诗歌内容充实,饱含着淳朴诚挚的热情,诗风清新刚健,表现出当时人坦率的情感,歌唱了自然的心灵。《古事记》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同时它又是一部精美的文学作品,全书生动地记叙了日本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帝王时代相传的谱系。其后不久,另一部模仿中国正史纪传体体裁的史书《日本书记》问世。奈良时期的美术丰富多彩,绚丽夺目。雕刻、绘画、工艺自成风格,题材大部分为佛教人物,工匠们形象地展现了众神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的娴静秀丽,有的和善丰满,有的脚踏妖魔、双目怒视。佛雕体态匀称,风貌雄伟,铸造技术精妙,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可称之为绝世佳品。除佛像雕刻外,还有不少肖像雕刻,唐招提寺的鉴真和尚像,集中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在绘画方面,正如美术史家势专一郎说:“日本一切文化皆中国舶来,其绘画也由中国分而成长,有如支流小川对本流江河。”著名的法隆寺金堂壁画,绘制了佛教净土宗各尊菩萨,线条严谨,色彩富丽,让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盛唐时期隆重庄严的气息。工艺方面尤为发达,保存下来的正仓院御用物种类繁多,有武器、文具、乐器、日常用品及娱乐用品等。其工艺技法变化万千,应有尽有,有的甚至已经失传,时至今日都无法了解其制作工艺,对世界文化艺术来说,可谓是珍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