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文化的国家,而把孝道列为教材学习,是孔子的弟子曾子,也就是曾参,曾子编写了一本教材叫《孝经》。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配合儒家的孝道思想,也有一部经书讲孝道,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可见,在我国孝道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价值观,即便今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了利益反目成仇,但是孝道仍然是主流。
父母为子女撑起一个家今天要说的是春秋初期,一个国君,郑国的郑庄公和他妈妈的故事,这是一对奇葩母子。
他爸爸是郑武公,在周天子哪里很有地位,他妈妈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他,小儿子是他弟弟叫小段。
家庭合影: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先说他妈妈的奇葩之处,因为生他的时候,他妈妈做了一个噩梦,又因为难产,差点要了他妈妈的命,所以他妈妈十分不喜欢他,而是喜欢他弟弟小段。帮助他弟弟争夺国君的位子。
小段,一个被妈妈宠坏了的小屁孩,他爸爸死后,他被封在京城,在妈妈的支持下,修的城墙比首都的城墙都要高,还总想训练自己的军队,取代哥哥成为国君。
心机男的哥哥,表面疼爱弟弟,下面大臣向他汇报,你弟的兵马太多啦,你要限制他,你弟的城墙修高了,不合礼制,他都表现的十分疼爱弟弟,随他吧,反正还小。
最后妈妈和弟弟决定起兵,里应外合,结果被他收拾了。把弟弟直接弄死,放话出去,和妈妈到黄泉再相见。
历史给郑庄公的评价是被逼无奈,其实是心机男想弄死弟弟这个心腹大患,而故意纵容。
最后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叫人在地下挖了个地道,母子二人分别从两头进去,在黄泉相见。我想,你有必要非得不违背誓言,和妈妈见面吗?
郑庄公黄泉见母古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果真如此。此事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东周列国志故事叫《掘地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