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孝道,传承美德

我国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十分崇敬孔子,在《史记》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连西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对孔子赞叹有加,说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的确,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开创者之一,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其深邃智慧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仍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比如孝思想。孝,古体字作《说文解字》说“孝“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呼教切”,大意为“孝“是善于侍奉父母的人,字形省略了“老”的“匕”,和“子”结合,表示“子承老”,可见,“孝“就是儿女承担对父母的责任的意思。《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这里,把孝作为人道德的本源,认为孝具有根本性地位。孔子文化是关于人的学问,孔子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