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邓太后的最后三年的努力,终究没有摆脱

01

公元年,是东汉邓绥皇后临朝称制的第13年各年头。

执政十几年来,灾情不断,邓太后每听到百姓饥荒,就通宵不能入睡,生活供给,亲自减少或撤除,用以救济灾难困,苦心人天不负,最终使得天下恢复平静,年岁得到丰收。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安帝,称颂太后。

平望侯刘毅上书认为邓太后“兴灭国,继绝世,录功臣,复宗室。弘德洋溢,充塞宇宙。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

同时指出邓绥有大圣之姿,古往今来没有内遭家难、外遇灾害、总揽万机,经营天地万物、功德高大如邓太后的。于是上书汉安帝,奏请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将邓太后的功勋勒金刻石,高悬日月,垂之永久,“以表示陛下淳厚的孝心”。

这时候邓太后当权,汉安帝说了还不算,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于是以朝廷的名义把太后功勋刻下来,让当朝甚至以后的人都能敬仰。这是朝廷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02

邓太后执政期间,四夷反叛。特别是羌人叛乱此起彼伏,前后持续十余年的时间。朝廷为了镇压羌乱,在帝国边境屯兵二十多万,消耗二百四十多亿军费,并州、凉州几乎被掏空。

更为严重的是,天灾不断,山崩地裂,大风旱涝冰雹频发。据史书记载,当年二月,京城洛阳及四十二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四月,沛国、勃海刮大风,下冰雹;五月,京城洛阳发生旱灾。

公元年,的邓太后38岁,在这个年龄对现在的人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对于汉代,年龄已经不算小了。

光武帝刘秀在位33年,活了64岁;明帝刘庄在位19年,活了48岁。章帝刘炟在位14年,活了31岁;邓太后的丈夫汉和帝刘肈在位18年,活了27岁。

一年前邓太后的两个弟弟也去世了。

史书上没有直接说这一年邓太后的身体状况,但是在邓太后在年去世前下的诏书提到:“近来老病沉重纠缠,长久不能侍祠宗庙,自奋力上原陵,加上咳逆唾血,以至不起”。由此看出邓太后指出老病犯了,有可能是肺病。

此时皇帝刘祜已经16岁,朝廷中劝说太后归正退位的声音一直存在。就连太后的从弟越骑校尉康,也多次劝她。

边境四夷叛乱、天灾不断、身体状况欠佳、归政于帝传统的压力,这就是邓太后面临的情况。

汉朝的天下是刘家的,归政是早晚的事,只是现在不行。

归政后如何避免被清算,这事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远的吕后不说,近的章德皇后窦氏在失势后,她的弟弟窦宪、窦笃、窦景都被勒令自杀,窦家为官者皆被罢黜,窦太后本人也被软禁内宫。

血淋淋的事实就摆在面前,熟读历史的邓太后不能不知道其中的厉害。

03

皇帝的两个亲叔叔济北王刘寿和河间王刘开还在世,如何取得他们支持非常关键,外邓氏一族和皇族有更紧密的联系也有利于将来邓氏的安全。

于是年,邓太后征召和帝的弟弟、济北王刘寿和河间王刘开五岁以上的子女,共四十余人,以及邓氏家族的近亲子孙三十余人,为他们建立官舍,教学儒家经书,邓太后亲自监督考试。

邓皇后让济北王、河间王5岁以上的子女离开封国到京师接受儒家教育,一则表示施恩于皇族,更重要的是把两大家族的子女放到自己身边,关键时刻两王不会轻举妄动。

再者把两大家族的孩子一起学习,同窗之谊,更有利于两大家族融合。

邓太后担心,邓氏一族后代养尊处优,不重视学习,善恶不分,没有能力,容易被打倒清算。

从自己的经验来讲,邓绥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后来又跟曹大家班昭学习,丰富的知识,无疑给邓氏的执政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因此,邓氏在给堂兄、河南尹邓豹和越骑校尉邓康等人的诏书里说:“处于末世的皇亲国戚和官宦人家,穿暖衣,吃美食,乘坚车,驱良马,但对待学术,却如面向墙壁而目无所见,不知道善恶得失,这就是灾祸与败亡的由来。

04

邓绥在去世的前一年即年,立刘保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顺帝。

皇后阎姬一直没有孩子,尽早立太子,可以更早结束接班人选择的不确定性,形成比较稳定的预期。

何况少儿时期的刘保表现也不差。

刘保生于元初二年(年),母亲为宫人李氏,早薨(被皇后阎姬毒杀,后追谥恭愍皇后)。

刘保自幼便简朴淳厚,厚道诚实,宽仁温惠。六岁时,刘保入小学读书,吟诵《孝经》章句,邓太后对其大加表彰,并认为他能够继承大统,便立他为皇太子。刘保追随老师接受学业,具备文武全才,敏捷通达。

05

永宁二年(年)二月,邓绥卧病日渐严重,便乘辇到前殿,见侍中、尚书,并北至太子新近所修缮的宫室。

返还,大赦天下,赏赐诸园贵人、王、主、群僚钱布各不等。

邓太后下诏说:“朕以无德,母仪天下,而天不祐我,早遭大忧。殇帝延平之际,海内无主,平民厄运,国家危于累卵。我勤勤恳恳,一片苦心,不敢以万乘之国为儿戏,上求不欺天愧对先帝,下求不违背民意有负本心,至诚在于赈济安度众生,安定刘氏天下。以为能彻底感动天地,蒙受福祚,然而却内外丧祸,伤痛不绝。近来老病沉重纠缠,长久不能侍祠宗庙,自奋力上原陵,加上咳逆唾血,以至不起。生死存亡,寿命大限,是无可奈何的。公卿百官,应勉力尽忠恪慎,辅助朝廷。”

邓太后三月十三日去世,在位二十年,享年四十一,谥“和熹皇后”(有功安人曰熹),三月二十六日与和帝合葬顺陵。

06

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这时,在汉安帝周围已形成了以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汉安帝早就不满受制于邓太后的地位,太后的死对他来讲无异于一次政治上的解放。

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官人诬告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汉安帝,另立平原王为帝。这一诬告正中汉安帝下怀,邓悝等被判为谋反罪处死,邓骘因不知情,被免官归郡,受郡县官吏的逼迫而死。

邓太后苦心孤诣,并没有避免家族被清算的命运。

因邓骘无罪遇害,大臣们不服,大司农朱宠抬着自己的棺材上疏为邓骘鸣冤。

然而朱宠却因此被汉安帝罢官归乡。于是平民百姓们也都为邓氏鸣冤。为了平息官吏和百姓们的怨气,汉安帝又假惺惺地谴责州郡官员,并命令将邓骘等人妥善安葬于北邙,又将被流放的邓氏子弟召回京师洛阳。

深受太后喜欢的太子刘保,在太后去世的第四年(年)被皇帝废掉,次年(年),安帝驾崩,其皇后阎姬拥立北乡侯刘懿为帝,旋卒。宦官孙程等诛杀阎姬的心腹太监江京等,迎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果然对皇后梁妠家族“宽容”,相继封其父兄梁商、梁冀为大将军,导致外戚梁氏逐渐崛起,东汉王朝又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809.html